超磁分離水體凈化技術
技術原理:
超磁分離水體凈化技術( 以下簡稱超磁分離技術)處理污水,其前提是污水中的顆粒需具有一定的磁性。對于含有非磁性或弱磁性污染物的污水,一般通過投加磁種,然后利用絮凝技術使非磁性物質與磁種結合在一起,再單獨利用超磁分離技術或絮凝沉降聯合高梯度磁分離技術分離凈化廢水。
工藝簡介:
1)待處理水經過預處理后(格柵),通過污水經取水泵(2用1備)進入混凝反應器,與一定濃度磁性物質混合均勻,完成PAC、磁種、PAM的投加;
2)含有一定濃度磁性物質的水體,在混凝劑和助凝劑作用下,完成磁性物質與非磁性懸浮物的結合,形成微磁絮團;
3)經過混凝反應后,出水流入超磁分離設備,在高磁場強度下,形成的磁性微絮團由磁盤打撈出水中,實現微磁絮團與水體的分離,出水直接排放或回用;
4)由磁盤分離出來的微磁絮團經磁回收系統實現磁性物質和非磁性污泥的分離,磁性物質回收再利用(回收率>99.6%),污泥進入污泥處理系統,經污泥泵打入污泥脫水系統,脫水后污泥外運。
工藝技術評價:
超磁分離水體凈化技術優勢:
超磁分離水體凈化技術,它與普通的沉淀、過濾相比,設備具有連續運行,可高效分離水中懸浮物的特點,工藝上具有流程短、占地少、投資省、運行費用低等優勢。
▲ 出水水質好:SS<8mg/L,TP<0.3mg/L,COD去除率85%,BOD去除率82%。
▲ 運行費用低:采用微磁絮凝技術,投加藥量少,是普通絮凝用藥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磁種循環利用率高99.6%。
▲ 操作簡單,維護方便:設備無需反洗,自動化程度高,運行非常穩定可靠。
▲ 處理時間短、速度快、處理量大:磁盤瞬間產生大于重力640倍的磁力,處理效率高、流程短,總的處理時間大約在3分鐘左右,可多臺并聯運行,滿足大流量處理要求。
▲ 占地少、出水穩定:占地面積約是傳統絮凝沉淀的1/8。
▲ 排泥濃度高:磁盤直接強磁吸附污泥,連續打撈提出水面,通過卸渣系統得到高濃度污泥。